鼎之诺 鼎之诺

中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与未来政策展望(专家深度解读)

发布日期:2024-12-26

2024年6月4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改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正式从规划迈向实质操作阶段。

该《方案》明确了至2027年和2030年的分阶段目标,包括制定发布国际接轨的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出台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构建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以及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等。

基于此,2024年9月6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柴麒敏先生在第16届全球化学品法规年度论坛CRAC China 2024发表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路径及政策展望。

产品碳足迹

实施路径

200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逐步认识到碳足迹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具体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通过学术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来初步探索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和管理方法。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也逐步将碳足迹管理纳入政策议程,并陆续发布了一些指导文件。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政府开始更加系统化地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通过实施一系列关键举措,中国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逐渐从无到有,且不断优化和完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碳足迹核算和管理。

  • 技术创新:相关部门制定、推广了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了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还建立和完善了产品碳足迹信息平台,提供数据共享和技术支持。

  • 信息公开:推动企业公开其产品碳足迹信息,增强透明度和社会监督。推行产品碳足迹认证和标签制度,帮助消费者识别低碳产品。

  •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发达的先进经验,推动国内碳足迹管理水平的提升。

未来展望

 深化国际合作与互信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的国际互认互信。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升中国在国际碳足迹管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完善碳足迹标准体系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碳足迹标准体系,覆盖更多行业和产品。

 加强本土数据库建设

构建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本土化数据库。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推动碳足迹标识认证与分级管理

进一步完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明确适用范围、标识式样、认证流程和管理要求等。同时,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企业产品的碳足迹表现进行分级评定和管理,以督促企业更有效地开展减排降碳工作。

未来,中国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将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同时,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未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认证体系建设以及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碳足迹管理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image

联系我们

鼎之诺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第三方验货服务、供应商审核服务、验厂咨询服务、电商全检服务、清关认证服务,扫码添加客服微信,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上一篇:印度BIS认证清单新增83类电器产品,涉及家用、商用及类似用途等
下一篇:美国EPA公布磷酸三氯乙酯(TCEP)风险评估结果,未来或将面临严格管控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