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发布日期:2024-12-31
一、商标
1. 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及时注册商标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在申请注册商标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地名、产品通用名称等作为商标的文字,商标的设计应当具有显著性特征且便于识别。
2. 申请注册商标前,应注意对在先商标注册信息以及同行业企业字号进行充分检索,避免权利冲突。否则极有可能侵犯他人在先权利,或落入他人跨类保护的范围。
3. 有效避免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企业应及时尽到合理审查义务,避免构成商标侵权。
4. 保存相关证据。根据法律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为了防止因不慎销售侵权商品而承担高额赔偿责任,应注意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二、专利
1. 加强对自有专利权的保护。申请授予专利权是专利保护的基础,应当由专业从事专利申请的机构和人员撰写专利要求书,制作相关图片或照片。因专利要求书撰写不严谨而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的情况较多。
2. 学习把握全面覆盖原则。在专利维权或者侵权抗辩过程中,应当注重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对专利技术方案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了如指掌。
3. 依法收集他人侵权证据。可以采取订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并取得相关实物、发票等作为诉讼证据使用。同时,公证人员在未向涉嫌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可以对其按照前述方式取得的证据和取证过程出具的公证书作为证据使用。
4. 正确理解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可以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等进行确定。当上述方式难以确定时,可以综合考虑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
三、商业秘密
1. 企业应特别注意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以避免他人利用企业的研究成果抢先完成产品研发并申请专利,造成损失。
2. 在生产过程中,应防止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资料以及生产流程泄露。此外,在委托加工时应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进行约束。
3. 完善员工保密管理措施。如员工违反保密义务,其他公司有权对其追究法律责任。
四、著作权
1. 注意对软件、文字、图片、图案、花型等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所形成的电子文档应运用电子数据认证、加盖时间戳等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加以固定,并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
2. 避免侵害他人著作权。在产品以及产品说明书、广告宣传册、企业网站上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文字说明等,或在公司门户网站上擅自上传或链接他人音乐作品、电影、电视剧等行为均可能导致被著作权人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于网络收集的信息,如发现有侵权行为,将立即删除。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来源:https://www.kongkangroup.com/2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