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交易数据互通情况如何?
发布日期:2024-12-30
跨境传统贸易中,电子数据的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但由于互通互认的难题,这些数据在应用上存在诸多限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沟通工具在跨境传统贸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记录、视频录像、物流状态信息、银行汇款信息等。这些数据全面完整地记录了交易的整体信息,但它们之间却无法互通使用。
首先,数据工具的互通性存在困难。信息沟通工具种类繁多,且分属不同的开发主体,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此外,这些沟通工具面向全社会,属于第三方主体所有,因此难以与使用者内部业务信息化系统互通。
其次,数据格式的不一致也带来了问题。在跨境传统贸易中,不同的沟通工具导致电子数据的格式各异,难以转换和对照认证。
再者,数据定义的不统一也是一大难题。不同的电子数据遵循着不同的行业规则和惯例,各自自成体系,难以直接对照认证。
此外,数据共享的不开放也使得电子数据的互通互认面临挑战。许多企业将电子数据视为商业秘密,担心开放共享后被竞争对手获悉抢夺市场或被购买方压低交易价格,从而形成企业间、行业间的数据孤岛。
然而,跨境电商贸易和跨境电商零售整合业务的出现,为电子数据的互通互认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方和销售方实现了订单下达、支付价款、跟踪物流等主要业务环节的电子数据的整合比对认证。同时,跨境电商平台还通过统一的数据传输格式、数据定义规则和数据互通传输方式,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互通传输接口,可以对接符合接口要求的其他信息化系统。
为了实现与未来无法预知的信息化系统的互通互认,跨境电商平台还通过商业保密合同明确了各相关方对电子数据的使用权利和保密责任,评估了电子数据的敏感性和传输必要性,以最小化电子数据的范围,降低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跨境电商平台成功整合了销售方的商品信息化系统、支付机构的支付信息化系统、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系统等企业自有独立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电子数据的互通互认。
总的来说,虽然跨境传统贸易中的电子数据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整合,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未来,随着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相信这些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来源:https://www.kongkangroup.com/1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