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零售通关风险之错漏核实电子信息:提升通关效率的关键要素。
发布日期:2024-12-30
跨境电商零售消费者行为涉及一系列真实存在的交易对象,包括浏览商品、下达订单、支付价款、收取商品等环节。这些环节产生的电子信息应在电子信息中得到如实体现。
相关企业可能错误地以为电子信息都来源于其他主体,例如商品属性质量信息由生产商提供、收件人信息由消费者提供、商品归类编号由申报单位提供。对于电子信息真实性责任,应由提供主体承担,相关企业应接收原始数据,按监管要求生成传输电子信息,不应自行核实验证电子信息。
海关规定明确要求跨境电商零售相关企业按规定向海关传输电子信息,并对数据真实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进口业务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跨境电商零售企业境内代理人应对交易真实性和消费者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审核。物流企业应严格按照交易环节所填制的物流信息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境内派送业务,发现实际派送与通关环节所申报物流信息不一致时,应终止相关派送业务并及时向海关报告。
跨境电商零售相关企业认识到电子信息数据真实性对于交易真实性、商品通关监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电子信息真实性,企业可采取线下信息核实电子信息,如境内收件人地址应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商品重量应与实物一致。同时,可利用其他信息核实电子信息,如商品销售信息应与生产商公开信息一致、消费者身份信息应经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认证。此外,企业还可通过传输的电子信息互相核实,如支付电子信息的支付时间应不早于下达订单时间。
为确保电子信息真实性,跨境电商零售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想方设法核实验证电子信息真实性,剔除虚假数据,减少电子信息比对出错率,降低商品通关监管错误风险。这包括使用合理规则核实电子信息,如净重不应大于毛重、订购人身份证件信息显示的出生日期不能晚于当前日期等。
以上内容为跨境电商零售的相关概述,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港勤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来源:https://www.kongkangroup.com/1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