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之诺 鼎之诺

被列为POPs的多氯联苯(PCBs),在美国是如何被管控的?

发布日期:2025-04-28

近年来,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严格管控。由于其高毒性和难以降解的特性,PCB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长期威胁。

什么是多氯联苯?

多氯联苯化学结构式

多氯联苯化学结构式

PCBs属于一类广泛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学物质,称为氯代烃。它们的毒性各异,质地多样,涵盖从浅色稀薄液体到黄色或黑色蜡状固体的多种形态。

PCBs因具备不易燃、高化学稳定性、高沸点及优异的电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数百种工业与商业领域,涵盖:

  • 电气、热传递和液压设备

  • 油漆、塑料和橡胶产品中的增塑剂

  • 颜料、染料和无碳复写纸

  • 其他工业应用

除少数例外情况,PCBs通常作为单个同系物的混合物生产。其生产过程是通过逐步氯化联苯,直至达到预定的氯含量。在氯含量较高的商业混合物中,高氯化程度的同系物比例较高,但所有同系物在各混合物中均可能以一定水平存在。

尽管PCBs以多种名称流通,但最为人熟知的当属 Aroclor 系列。该系列由孟山都化学公司(Monsanto Chemical Company)生产,每种Aroclor PCB产品均配有四位数字编号。

其中,前两位数字通常表示苯环中的碳原子数量(如PCBs 为 12),后两位数字表示氯的重量百分比(如 Aroclor 1260 的氯含量约为60%)。

PCBs是如何管控的

中国

在中国,PCBs的生产始于1965年。1974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使用PCBs制造电力电容器以及限制PCBs电力装置的进口,PCBs的生产逐步停止,但累计产量仍达7000-10000吨。

这些大量高毒且难以降解的PCBs存在于环境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中国政府也将管控政策转向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理。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制定了PCBs污染防治法规和污染控制标准,以及1999年制定并于2000年实施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该标准规定了PCBs废物焚烧炉的技术性能指标。

美国

美国PCBs生产始于1929年,1979年随生产禁令生效正式停产。

鉴于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美国政府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管控条例,从生产、加工、使用、储藏、处置到清理等多个环节对PCBs进行全面而严格的监管。TSCA框架下PCBs管控里程碑如下:

  • 1977年:确立TSCA第6节为PCBs相关管控程序

  • 1978年:颁布PCBs标记和处置要求

  • 1979年:颁布PCBs生产、加工、商业分销和使用禁令

  • 1982年:颁布PCBs在电气设备中的管控要求

  • 1985年:颁布PCBs在变压器中的管控要求

  • 1989年:颁布PCBs废弃物活动通知、清单、记录保存的管控要求

  • 1998年:颁布PCBs处置要求

  • 2001年:颁布PCB和受PCB污染的电气设备的重新分类要求

  • 2024年:颁布多氯联苯(PCBs)运单修订规则

总而言之,TSCA对PCBs的管控要求分为以下两类:

  • PCBs化学品生产、加工、使用禁限控;

  • PCBs制品储藏和处置规范要求。

PCBs化学品禁限控要求

《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将监管化学品划分为"现有物质"和"新物质"两类,“新物质”分类依据为物质是否已列入美国TSCA化学名录。

对于未列入该名录的新物质,若不满足豁免条件,其生产商或进口商须在生产/进口前90天,向美国环保署(EPA)提交新化学物质预生产申报(PMN)。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氯联苯(PCBs)曾在市场中广泛使用,但每种PCB物质并未单独出现在现有的物质名录中,如:

  • 2-氯联苯(CAS No. 2051-60-7)

  • 2,3-二氯联苯 (CAS No. 16605-91-7)

  • 三氯联苯 (CAS No. 25323-68-6)

  • 四氯联苯 (CAS No. 26914-33-0)

这是否意味着这些PCBs需按新物质要求提交PMN申报?

答案是否定的。因PCB(CAS No. 1336-36-3)作为整体类别已被纳入TSCA名录,且受TSCA第6节(e)款专项管控。该条款规定:

  • 自1978年1月1日,任何人不得以非完全封闭的方式制造、加工、商业分销或使用任何多氯联苯,除非获得授权;

  • 自1979年1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生产PCBs,除非获得豁免;

  • 自1979年7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加工或商业分销PCBs,除非获得豁免。

因此,除非获得豁免,任何企业不得将PCBs进口至美国。

PCBs制品储藏、处置规范要求

《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第6节(e)款构建了美国联邦层面PCBs管控的顶层设计,而40 CFR 761法规则对PCBs 及其制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具体涵盖生产限制、使用规范、容器标记、废弃物处置、泄漏应急处理及全流程档案管理等要求。

尽管1979年禁令已终止境内PCBs生产与进口,但历史遗留的含PCBs设备(如电容器、变压器)在储存、报废及处置过程中频现违规操作,由此引发的环境与健康风险持续成为执法重点。

美国环保署(EPA)官网公布的TSCA执法数据显示,近十年累计发生135起PCBs违规案件,涉及民事罚款总额4,464,906美元,个案平均处罚金额达33,073美元。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典型案例,以揭示PCBs管控的关键要点。

执法案例分析

2024年9月19日,佛罗里达州City of Vero Beach发电厂因违反《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多氯联苯管控条款,被美国环保署(EPA)立案调查。

该电厂始建于1961年,已于2015年停运。经2024年1月16日现场检查,EPA确认其未对多氯联苯进行妥善管理。

经联邦评估,该违法案例的罚款金额为49,480美元, 并预计需承担合规整改成本为120,000美元。具体违规事项如下:

  • 40 C.F.R. § 761.180(a):未对使用、储存或处置PCB进行年度记录;

  • 40 C.F.R. § 761.65(a)(1):未在废弃日期的一年内处置PCB废弃物;

  • 40 C.F.R. § 761.65(c)(5):未对储存的PCBs变压器每30天检查泄露情况;

  • 40 C.F.R. § 761.65(c)(8):未对移除服务的PCB变压器标注移除服务日期;

  • 40 C.F.R. § 761.205(a)(2):未在PCB废弃物处理之前通知EPA。

其他案例常见PCBs违规事项:

  • 40 CFR 761.40 (a):未对PCB物品和PCB容器进行适当的标记;

  • 40 CFR 761.40 (h):未在PCB物品、储存单元或运输工具的外表面放置标记;

  • 40 CFR 761.40(j)(1):未在PCB变压器的保险库门、机器房门、围栏、走廊或其他通道放置标记;

  • 40 CFR 761.30(a)(1) (ix) (xii):未对每一台正在使用或储存待用的PCB变压器进行每12个月一次的目视检查。

鼎之诺通过对近年PCBs执法案例深入分析后发现:违规项大多集中在储存和废弃物管理环节。

这表明,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PCBs污染防治与废弃物管理均为当前管控PCBs的重点领域。

企业合规建议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对PCBs的管控要求。

对于可能含有PCBs的老旧设备设备,企业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妥善的储存、处置和标记。

同时,鼎之诺建议企业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涉及 PCBs 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以降低因违规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咨询机构的帮助,确保企业在PCBs内部管理方面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标签:
image

联系我们

鼎之诺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第三方验货服务、供应商审核服务、验厂咨询服务、电商全检服务、清关认证服务,扫码添加客服微信,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上一篇:现在化妆品出海越南是个好选择吗?内附越南美妆市场实地记录
下一篇:印度拟将化妆品纳入BIS强制认证:出口企业如何提前布局?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