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企业争议的处置:调解策略
发布日期:2024-12-30
1. 调解的定义:调解是指在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时,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邀请第三者居间调停以谋求解决纠纷的过程。调解虽然比仲裁和诉讼简便,但在法律上对当事人双方并无约束力。调解人的作用是帮助当事人弄清事实、分清是非,并找到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法。若调解成功,双方应签订和解协议,作为一种新的契约予以执行。
2. 调解的优缺点:
优点:
* 第三方参加调解,有利于增加双方谈判的可能性,缓和争议双方的矛盾情绪,为有建设性的谈判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 第三方参加调解,有利于形成一种外在压力,争议双方可能出于对企业声誉的考虑,也可出于与对方特定关系的考虑,重新回到协商解决上来。
缺点:
* 调解涉及第三方,可能会增加双方解决争议的成本。
* 外来人员或机构参与,可能会影响争议双方以往的良好信誉。
3. 我国采用的调解方法:在我国,仲裁机构通常采取调解与仲裁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说,仲裁庭会结合仲裁的优势和调解的长处,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对受理的争议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仍会按照仲裁规则的规定继续进行仲裁,直到最终作出裁决。这种方法有助于减少争议双方的对抗情绪,促进双方和解,同时也保证了争议解决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需要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并达成和解协议,否则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来源:https://www.kongkangroup.com/17461.html